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25]21846亿元,比上年增长19.0%。
就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传统文化保护等深入开展调研议政。发挥专门委员会、界别、地方政协等方面作用,围绕化解产能过剩矛盾、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规范发展互联网金融、发展信息消费、加强大数据技术研发和应用等深入调研,为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建言献策。
要增强制度观念和规则意识,强化制度落实情况督促检查,健全委员履职评价机制,提高制度权威性和执行力。就推进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毕节试验区建设,加快沿边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沿边开放基地平台建设等提出对策建议,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扩大内陆沿边开放。加强与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联系交流,组织好海外侨胞列席政协大会、回国考察等工作,围绕海外华文教育发展调研议政,推动华文教育规范发展,促进海外和谐侨社建设。[全国政协副主席 杜青林]各位委员,各位朋友,各位同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应出席委员2227人,实到2153人,符合规定人数。六、审议通过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提案委员会关于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提案审查情况的报告。
认真贯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战略部署,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更好发挥人民政协的协商资政作用和民主监督作用。加大视察调研工作统筹力度,注重与重要协商议政活动相衔接,优化队伍结构,改进组织方式,加强研究论证。回顾世界文明史六千年,一个问题困扰着史学家与人类学家,为什么最早的4个古代文明先后灭绝、衰落了?为什么比这四大文明发明文字晚了4000年的英国(公元五世纪才有英文)后来居上并遥遥领先?为什么中国和东亚没有出现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为什么工业革命发生在英国?为什么现代科学只在西方世界兴起?为什么四大古文明中埃及、巴比伦、印度河三大文明中断,而延续不断的中华文明在近代明显落后、衰弱甚至腐朽了?这些问题归结为一个问题:西方缘何主宰当今世界?东方为何落后数百年?很多学者在文化、宗教信仰、价值观、社会制度、民族性等等偶发、随机事件中寻找解释,文献汗牛充栋,而很少关注地理与地缘政治现实世界。
另一方面,财富潜在地从西方转移到东方意味着美国现在的统治只是20世纪末遗留下来的,意味着到21世纪20年代,这些巨大进步将会发生在东方的实验室里。太平天子朝天日,五色云车驾六龙。不应译为:当一个新的甲子年开始,伟大的命运将会降临世界。第61页:商朝碑文,商朝目前只发现甲骨文而未发现碑文或圣碑文字。
,此歌一度成为民国代国歌之一,或是当年李鸿章出访欧洲时使用的代国歌、唐人王建诗:金殿当头紫阁重,仙人掌上玉芙蓉。机器人将参与作战,网络战争将会变得极其重要,与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相当。
但是,当他们说不可能的时候,他们很可能错了。但作者依然持乐观看法:不能想象的新世界将诞生。作者提出了两个观点:第一,生物因素、社会因素以及地理因素共同解释了社会发展的历史,其中生物因素推动了社会的发展,社会因素显示了社会如何发展,地理因素则决定了哪里的社会发展(或者倒退)得最快。本书不仅解释了为什么西方得以统治世界,同时通过对过去的梳理,结合战争、能源和气候变化等,还大胆预测了在未来的几百年里,世界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秦王符坚并未攻到江南建康(今南京)。作者指出,东方的科学家对新技术的研发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例如,日本和韩国的机器人技术都很先进),但是目前为止,这些变革主要还是发生在西方。为什么郑和下西洋早于欧洲且船队技术、装备均远优于对方,发现美洲或新大陆的却是西方哥伦布?为什么中国越来越保守,西方越来越敢于冒险?为什么王安石、张居正、清代洋务派的改革均挽救不了当时的中国?回顾现代社会,人们日常使用的各种器具,几乎都是欧洲人创造的?例如蒸汽机,内燃机,电机,火车,汽车,轮船,飞机等等都是欧洲人创造的。尽管西方炒作中国经济总量2014年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但这一数据不包括经济效益与产品质量指标,因而是不完整不可靠的,例如中国为这一占世界GDP10%的总量,消耗了超过全球20%的能源,还消耗了超过世界50%以上的煤、铁矿石、水泥、铜、铝等等资源能源,经济、环境代价之沉重可想而知。
第191页第9行:当他围攻建康时,似应为当今安徽淮河流域的寿县,史称淝水之战。一万年前,一些人可能会担忧种植小麦、驯养羊群是不符合自然规律的。
尽管此书有上述不足、错误和值得质疑之处,但从地理、能源角度观察文明进步与盛衰,依然值得一读并启发深度思考。并进一步改造成莫里斯定律:历史是因为懒惰、贪婪和恐惧的人们为了获得更简单、更有益和更安全的生活而产生的。
中国正投入大量的资金吸引本国最好的科学家从美国回来,也许,在21世纪40年代,将是联想而不是IBM的主机引起世界的关注。但作者并未止步于此,莫里斯指出,我们越回溯历史,便越有可能展望未来。195页:弓弩后还应加上马蹬。但21世纪不断创新的科技会使得已有武器变得无用,就像坦克使得当年骑兵失去作用一样。作者认为库兹韦尔的所谓来自怀疑的批判毫无疑问是非常正确的,即不相信这么奇怪的事居然会发生。由于中国资源总量居世界第三,但是人均资源占有量是世界第53位,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一半。
拥有1.4亿人口的城市根本无法运作。纳米技术、计算机以及机器人战争会把我们全都消灭。
认为我们的时代正如我们之前的那些时代最后会得到它所需要的思想。随后:其他国家选择投降,放弃杀戮,其他应当改为部分,因为之后赵国与楚国还进行了激烈抵抗。
莫里斯从衡量人类发展诸多指标中,精选出4条作为人类发展水平最重要的指标,第一个就是人均粮食和能源获取与占有量,第二是城市化与组织能力,第三是信息传播与信息处理能力,第四是发动战争的能力。另一方面在缺乏信任和法律的世界里,市场经济无法运作。
从用火、发明蒸汽机、利用核能均是人类文明极大进步。但工商文明的过度发展造成了生态灾难和气候变化,极大威胁了人类生存,人类必需转向生态文明,或是灭绝?经济学家杰里米里夫金在2000年的一次访谈中提到: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我们的生活方式将比过去的几千年面临着更为根本的变革。但值得指出的是,自从现代硅谷诞生后,人们发现还有一个更重要的能力即创新并形成产业化的能力至关重要。200年前,肯定有人对蒸汽机抱有同样的想法。
此外,不无遗憾的是,译者显然缺乏中国历史与文化知识,文中出现了学术硬伤和明显翻译错误,列举如下:第52页第11行:1942年,应为1492年。我们的大脑会与计算机结合我们将不再是人类。
299页:好望角,应为合恩角。正如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理查德斯莫利常说的那样:当科学家说某件事是可能的时候,他们很可能低估了事情发生所需的时间。
(最后一条从道德伦理上看,是否应扩大理解为自卫的能力?否则殖民主义列强对外侵略殖民,岂不是推动了进步?)作者援引科幻小说家海因莱因懒人想寻找更简单的方法解决问题,于是就有了进步。本书不仅解释了为什么西方得以统治世界,同时通过对过去的梳理,结合战争、能源和气候变化等,大胆预测了在未来的几百年里,世界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西方将主宰多久》作者伊恩莫里斯回顾、对比了长达数万年的东西方人类发展史,试图解释为什么西方的统治地位既不是历史注定,也非随机、偶然。地理因素决定了世界各国社会发展的脚步,社会发展又反过来改变了地理的意义。并提出了世界未来发展趋势:竞争、毁灭?还是融合?回到第一因素能源问题,中国在改革开放15周年时的1993年,当时西方发达国家人均能耗达5吨多标准煤(约合4吨油当量),(美国超过10吨)而中国(不包括港澳台地区)只有1吨标准煤,只有发达国家20%,到2014年中国人均能耗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但与西方发达国家(OECD)差距仍然只有大约一半左右,而温室气体排放和气候变化挑战已不允许中国再延续高污染高排放高耗能和发展途径了,特别是严重雾霾造成中国每年67万人早亡,新华社报道污染造成中国育龄夫妇不孕不育率从20多年前的3%上升到12.5%,京华时报报道中国受污染土地达2000万公顷(约3亿亩),中国人健康生存受到威胁,中国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依然任重道远。耕器具则战器备,农耕习则攻战巧(《管子》)经济力和组织力也决定了战争和自卫能力。
作者莫里斯还通过回顾西方大航海发现美洲新大陆而加上了冒险因素。作者将各个学科的最新发现联系起来,并独创了社会发展指数,衡量不同时间和空间的东西方文明的社会发展程度,展示了财富和力量如何从东方转移到西方,并就此奠定西方几百年来的统治地位。
将治疗性克隆、美容以及延长寿命宣布为不合法的做法听起来不太可行,而禁止对自然界的军事利用听起来更加不可行。他认为,关键是地理因素。
一个文明进步或先进的最主要原因,首先是因为他们成功地从自然环境中提取能量并用于实现自己的目标。防控恐怖主义和邪教、控制和减少城市生活竞争压力而产生的抑郁病也是新的挑战,人类能有更好的未来吗?作者特别担心人类再次暴发大规模战争,战争能力的5倍增长则更加难以想象。